武術動作組合精練
安在峰
武術動作組合精練是在最常用的武術基本動作的基礎上,通過精選、科學編排而成。它是由幾個武術動作串在一起,結合手、眼、身法、步進行練習的一種基本技術。所選動作組合,堅持了由淺入深、由簡到繁的原則。一般以三至五個動作為宜。通過組合練習,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,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,是學習套路的初步功夫,也是提高難度較高動作質量的有效手段。
1.弓步與馬步的組合練習
[動作順序] 弓步推掌——拗弓步沖拳——馬步沖拳——并步抱拳
[練習方法] (1)預備姿勢:并步抱拳(圖1)。
(2)弓步推掌:左腳向左邁出一步成左弓步,同時左拳變掌從腰間向前推出成立掌,手指向上。眼看左手(圖2)。
(3)拗弓步沖拳:弓步不動,右拳由腰間向前沖出成平拳,同時左掌收回腰間抱拳。兩眼平視(圖3)。
(4)馬步沖拳:上體向右轉體90度成馬步,右拳收至腰間;同時左拳由腰間向左沖出成平拳。兩眼向左平視(圖4)。
(5)并步抱拳:左腳收回靠攏,同時左拳收回腰間成并步抱拳(圖5)。右勢動作相同,方向相反。
[練習要求] 弓步換馬步時,以左腳跟和右腳掌為軸,迅速轉動成馬步。重心移動時,弓馬步姿勢不要有起伏。推掌要順肩,沖拳要擰腰、順肩、沉髖。
[練習步驟] 先做推掌、沖拳練習。推掌要逐漸達到順肩,力量傳遞于掌根和小指一側。沖拳要求做到順肩、擰腰,逐漸使力量達于拳端。再結合步型做弓步推掌、拗弓步沖拳、馬步沖拳。左右勢可反復交換練習,逐漸增加數量,以捉高腿部力量與上肢動作的協調性。
[易犯錯誤] 弓步拔根,馬步腳尖外撇、凸腰。
[糾正方法] 弓步,后腳腳尖內扣,挺膝;馬步腳尖向前,扣膝,挺胸、塌腰。
2.仆步與虛步的組合練習
[動作順序] 提膝穿掌——仆步穿掌——虛步挑掌。
[練習方法] (1)預備姿勢:并步抱拳(圖6)。
(2)提膝穿掌:左拳變掌經下向上、向右按掌,隨即左腿屈膝提起;同時右拳變掌由左手背上向斜上方穿出, 手心向上,左手順勢收于右腋下,上體微右轉。目視右掌(圖7)。
(3)仆步穿掌:右腿屈膝下蹲,左腳迅速乎伸成左仆步:同時左手經胸前向下沿左腿內側穿掌至腳面;右手成側立掌,手指向上。眼看左手(圖8)。
(4)虛步挑掌:右腳前上一步成右虛步;同時右手向下劃弧上挑,掌指與肩平;左手經上向后劃弧成正勾手,微高于肩。兩眼平視(圖9)。繼續練習,動作相同,方向相反。
(5)收勢:兩腳并攏,兩手抱拳(圖10)。
[練習要求] 左提膝與右穿掌要同時完成。仆步要擰腰、轉頭。穿掌動作要協調一致。上步變虛步時,重心要落于后腿,前腳尖虛點地面。
[練習步驟] 先做提膝、仆步、虛步可做分解動作練習,并可左右交換。再做仆步結合穿掌練習,左右交換。然后做提膝與穿掌結合起來練習。練習時,手扶支撐物,屈膝控腿,接著下蹲,用腳尖點地,重心落于下蹲腿,反復練習,以增加腿部力量。
[易犯錯誤] 提膝不過腰,掌穿的慢,仆步翻臀,穿掌步不協調,虛步實步不明確,身體前傾。
[糾正方法] 提膝:一腿支撐,一腿屈膝,一手抱膝,—手抱腳做抱腿,再配合穿掌練習。仆步:一腿全蹲,一腿伸直,兩手抱著兩腳腳腕左右交換做壓腿和穿掌的配合練習。虛步:一腿提膝過腰,一手抉支撐物做半蹲,大腿蹲下,提膝腿的腳尖點地,重心落于半蹲腿,反復做提膝下蹲練習。
3.歇步與馬步的組合練習
[動作順序] 歇步亮掌——轉身掄臂正踢——馬步盤肘——歇步下沖拳
[練習方法] (1)預備姿勢:并步抱拳(圖11)。
(2)歇步亮掌:左腳橫跨一步,同同右拳變掌向右側劃弧上舉,手心向上。日視右手(圖12)。右腳后插一步成歇步;同時左拳變掌由下向上從右臂內穿出并向左、向后劃弧成反勾手;右臂向左、向下、向右劃弧至右側上方亮掌。眼向左看(圖13)。
(3)轉身掄臂正踢:身體起立并右轉90度,右臂成側上舉,同時左勾手變掌側下舉(圖14)。身體后轉180度,同時右臂向后、向下劃弧一周至頭部右上方成亮掌;左手向前、向上、向下劃弧一周成反勾手,隨即左腳向前正踢腿。目視前方(圖15、16)。
(4)馬步盤肘:左腳落地向右轉體90度成馬步;右掌抱拳收回腰間,左勾手變拳由外向里平胸盤肘,拳心向下。兩眼向前平視(圖17)。
(5)歇步下沖拳:左腳外撇,身體左轉90度,右腳緊跟成歇步。右拳向前下沖拳成平拳,同時左拳收回腰間成抱拳。目視前下方(圖18)。繼續練習,動作相同,方向相反。
(6)收勢:右腳上步向左腳靠攏,并步抱拳(圖19)。
[練習要求] 做歇步時,兩腿靠攏,后膝緊貼前小腿外側。掄臂轉身要以腳掌為軸,腰為主,動作要快。踢腿支撐要穩,要挺胸、收腹。正踢變馬步時,要以腳掌為軸,膝蓋微內扣,挺胸、立腰。轉歇步下蹲時,后膝蓋必須緊貼前小腿后側。起伏轉折,要求協調一致。
[練習步驟] 先按糾正方法做分解練習。做歇步亮掌的插步下蹲時,擰腰、亮掌、轉頭的動作要求同時完成。練習掄臂時要多做單、雙臂繞環動作。練習正踢腿時,支撐腿微屈站穩,擺動腿猛向上踢起,要注意勾腳尖、挺胸、收腹。再結合組合練習。要求上下肢動作協調。
[易犯錯誤] 歇步:后膝蓋頂住前膝窩、坐不穩。正踢:支撐搖擺不穩,凸背彎腿。掄臂:聳肩彎臂。馬步:凸背,腳尖外撇,膝外展。
[糾正方法] 歇步:兩腿靠攏,后膝貼緊前小腿外側,擰腰坐穩。掄臂:臂垂直,松肩。動時,臂要緊貼身體。正踢:腳尖要上勾。挺膝上擺時,挺胸、收腹。
4.掤捋擠按的組合練習
[動作順序] 并步直立——兩臂前舉——兩手按落——收腳抱球——弓步掤臂——轉腰伸臂——轉身后捋——弓步前擠——坐身收掌——弓步按掌(以上為右攬雀尾)——(以下為左攬雀尾)收腳抱球——弓步掤臂——轉腰伸臂——轉身后捋——弓步前擠——坐身收掌——弓步按掌——兩臂是舉——兩手按落。
[練習方法] (1)并步直立:兩腳并攏直立,肩臂自然松垂,兩手輕貼大腿外側,頭頸正直,下頦微收,精神集中,呼吸自然,目視前方(圖20)
(2)兩腳開立:左腳向左輕輕分開半步,同肩寬,腳尖向前成開立步(圖21)
(3)兩臂前舉:兩手臂緩慢向前平舉,手指微屈,手心向下,舉至肩高,兩臂距離同肩寬,肘微下垂,目視兩手方向(圖22)
(4)兩手按落:兩腿緩慢屈膝微蹲,兩掌輕輕下按,落至腹前,掌心向下,掌心相對,目視前下方(圖23)
(5)收腳抱球:上體微右轉,重心移至左腿,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丁步,同時左臂收至左胸前平屈,掌心向下,右掌經體前向右下劃弧至左掌下,掌心向上,兩掌心相對成抱球狀,目視右方(圖24)。
(6)弓步掤臂:上體右轉,右腳向右前邁一步,腳跟先著地而后重心移向右腿,右腳全腳掌踏實,左腿自然伸直,腳跟外展成右弓步,同時右前臂向前上掤出,右臂成弧形,用前臂外側向前上方架出,高與胸平,掌心向內,左掌向下按于左胯旁,眼看右前臂(圖25)。
(7)轉腰伸臂:上體微右轉,右掌向前伸并翻掌,掌心向下,右前臂外旋掌心轉向上,經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左下方,目視左掌(圖26)。
(8)轉身后捋:上體后坐左轉,左腿屈膝,重心偏于左腿,同時兩掌隨體轉下捋并經腹前向左后上劃弧,左掌心斜向上,高于肩平,右掌心斜向后,右臂平屈于胸前,眼看左掌(圖27)。
(9)弓步前擠:上體右轉,重心前移成右弓步,左臂屈肘,左掌向前搭近右腕,雙手同時慢慢向前擠出,高與肩平,右掌心向內,左掌心向前,兩臂保持平圓形,目視右腕(圖28)。
(10)坐身收掌:左掌經右腕上方伸出,兩掌左右分開與肩同寬,掌心向下,隨即上體后坐,重心移至左腿,右腳尖翹起成虛步,兩臂屈肘,兩掌收至胸前,掌心向前下方,目視前方(圖29)。
(11)弓步按掌:重心前移成右弓步,兩掌下落經腹前向前向上按出,松腰松胯,沉肩垂肘,塌腕舒掌,腕高于肩平,目視兩掌方向(圖30)。
(12)收腳抱球:上體后坐并左轉,重心移至左腿,右腳尖翹起內扣踏實,重心再移至右腿,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丁步,同時左手向右平劃弧,然后由左向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腰前,手心向上,右臂平屈于右胸前,右掌心向下與左掌成抱球狀,目視右手(圖31)。
(13)弓步掤臂:上體左轉,左腳向左前邁一步,腳跟先著地而后重心移向左腿,左腳全腳掌踏實,右腿自然伸直,腳跟外展成左弓步,同時,左前臂向前上掤出,臂成弧形,用前臂外側向前上方架出,高與胸平,掌心向內,右掌向下按于右胯旁,眼看左前臂(圖32)。
(14)轉腰伸臂:上體微左轉,左掌向前伸并翻掌,掌心向下,左前臂外旋掌心轉向上,經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右前臂右下方,目視右掌(圖33)。
(15)轉身后捋:上體后坐右轉,右腿屈膝,重心偏于右腿,同時兩掌隨體轉下捋并經腹前向右后上劃弧,右掌心斜向上,高于肩平,左掌心斜向后,左臂平屈于胸前,眼看右掌(圖34)。
(16)弓步前擠:上體左轉,重心前移成左弓步,右臂屈肘,右掌向前搭近左腕,雙手同時慢慢向前擠出,高與肩平,左掌心向內,右掌心向前,兩臂保持平圓形,目視左腕(圖35)。
(17)坐身收掌:左掌經左腕上方伸出,兩掌左右分開與肩同寬,掌心向下,隨即上體后坐,重心移至右腿,左腳尖翹起成虛步,兩臂屈肘,兩掌收至胸前,掌心向前下方,目視前方(圖36)。
(18)弓步按掌:重心前移成左弓步,兩掌下落經腹前向前向上按出,松腰松胯,沉肩垂肘,塌腕舒掌,腕高于肩平,目視兩掌方向(圖37)。
注:做到此動作后,可不做收勢,接做“右腳抱球”再做第二遍、第三遍……的練習。練習到一定量后再接做下列動作進行收勢。
(19)兩臂前舉:上體后坐,重心移至右腿,上體右轉,隨體轉左腳回收,腳尖內扣,全腳掌踏實,右腳以前腳掌為軸,使腳跟向里碾轉與左腳平行,重心移至兩腳之間成開立步,隨體轉兩手臂向右劃弧至體前平舉,掌心向下,目視兩手方向(圖38)。
(20)兩手按落:兩手慢慢下按,落至兩腿外側,兩腿伸起,成開步直立,目視前方(圖39)
[練習要求] 動作變換過程中,上體保持正直不可前傾后仰,要連貫協調。呼吸與動作配是:合兩臂前舉時為吸氣,向下按落時為呼氣,丁步抱球時為吸氣,上步成弓步前掤時為呼氣,作“捋式”時為吸氣,作“擠式”時為呼氣,坐身收掌時為吸氣,弓步前按時為呼氣,收式兩臂前舉時為吸氣,兩手臂向下按落時為呼氣,意念氣沉丹田。
[練習步驟] 先練習單個姿勢,使每個姿勢達到標準后,再串在一起練習,當練習的行若流水,不用想每個動作時,再配合呼吸進行練習,直至動作與呼吸高度協調一致。
[易犯錯誤] 動作姿勢不規格。姿勢忽高忽低,忽慢忽快,速度不均勻。
[糾正方法] 練習時強調端正姿勢,穩定身體,動作平緩,舒松自然,均勻輕靈。注意做到連貫、協調、圓活。
5.升合的組合練習
[動作順序] 開步直立——開步合手——轉身托拳——轉身翻掌——轉身分掌——(以上為右攬雀尾)轉身合手(以下為左攬雀尾)——轉身托拳——轉身翻掌——轉身分掌——轉身合手——開步直立
[練習方法] (1)開步直立:兩腳橫開與肩同寬,兩腿直立,身體正直,肩臂自然松垂,兩手輕貼大腿外側,頭頸正直,下頦微收,精神集中,呼吸自然,目視前方(圖40)。
(2)開步合手:兩腿屈膝下蹲,左手向里屈于小腹前,拇指側朝前,手心向上,右手成拳砸放于左掌心內,拳眼朝前,拳心向上,目視前方(圖41)。
(3)轉身托拳:身體重心移至左腿,上體左轉;同時左掌托右拳向左、向上劃弧至左胸前,目隨視右拳(圖42)。
(4)轉身翻掌:上動不停,重心移右腿,上體右轉;同時右拳變掌,兩前臂內旋,兩掌外翻,掌心向外,兩腕相搭于胸前,右腕在里,目視左手(圖43)。
(5)轉身分掌:上動不停,重心移向左腿,上體左轉;同時,右掌向上、向右、向下繞至右胯旁,掌心向下,指尖向前;左掌向下、向左、向上繞至額左前上方,掌心向前,指尖斜向上,目視右下方 (圖44) 。
(6)轉身合手:上動不停,重心移至兩腿之間,上體微右轉正對前方;同時,右掌向左繞至小腹前,掌心翻向上,指尖向左;左掌外旋變拳向右經面部下落至右掌上,拳心向上稍斜向里,目視前下方(圖45)。
(7)轉身托拳:身體重心移至右腿,上體右轉;同時右掌托左拳向右、向上劃弧至右胸前,目隨視左拳 (圖46) 。
(8)轉身翻掌:上動不停,重心移左腿,上體左轉;同時左拳變掌,兩前臂內旋,兩掌外翻,掌心向外,兩腕相搭于胸前,左腕在里,目視右手 (圖47) 。
(9)轉身分掌:上動不停,重心移向右腿,上體右轉;同時,左掌向上、向左、向下繞至左胯旁,掌心向下,指尖向前;右掌向下、向右、向上繞至額右前上方,掌心向前,指尖斜向上。目視左下方。(圖48)
(10)轉身合手:上動不停,重心移至兩腿之間,上體微左轉正對前方;同時,左掌向右繞至小腹前,掌心翻向上,指尖向右;右掌外旋變拳向左經面部下落至左掌上,拳心向上稍斜向里。目視前下方。(圖49)
注:做到此動作后,可不做收勢,接做“轉身托掌”再做第二遍、第三遍……的練習。練習到一定量后再接做下動作進行收勢。
(11)開步直立:右拳成掌,兩手慢慢下按,落至兩腿外側,兩腿伸起,成開步直立,目視前方(圖50)。
[練習要求] 身體是左右回轉的身法;兩手臂先內旋,再外旋(即先雙逆纏,再雙順纏)。兩手在體前左右纏繞做開合運動,在空間畫太極圓圖。身體右轉時,重心移向右腿;身體左轉時,重心移向左腿,左右不斷變換虛實。練此組動作,內勁發于丹田,要用意將丹田勁上升分達兩肩,纏繞運轉至臂肘、腕、掌,透達于兩手尖;丹田勁向下運行,經胯分達兩腿,纏繞運轉手膝、足,透達兩足尖。兩手臂纏繞開時,內勁上下行達四梢;兩手相合時,內勁歸于丹田。
[練習步驟] 首選單獨練習每個動作,以熟悉要領。再串起來練習,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,步子的虛實變換。然后練習做到意氣勢高度結合,內外合一。
[易犯錯誤] 身體重心沒隨身體轉動而轉移,步子虛實沒有變化。內氣不夠通暢。
[糾正方法] 練習著重強調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,注意步子的虛實變化。強調意念和內氣運行路線,使氣隨意行,意到氣到,氣到手至,使氣暢通無阻,力達四梢。
作者地址:安在峰江蘇省豐縣塔南小區2幢樓 305 室
郵政編碼:221700
聯系電話:13815363707
Q Q號碼: 826230536
電子郵箱: anzaifeng@126.com